了解历史故事,学习历史知识,弘扬传统文化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历史人物 > 正文

昭君出塞到底是名留青史,还是毁誉参半?

时间:2021-12-21 08:04:04 作者:admin 点击:156

昭君出塞的故事,相信各校小伙伴都有所了解。一个发生在2000多年前的事情,直到今天依然被广大国人熟知,这是非常不容易的。说明这期间一直有人将王昭君记录下来,无论是纪念还是评论,她都没有淡出我们的视野。其实在古代文人的笔下,通过王昭君,可以展现出他们不同的心理状态,一名女子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这起事件不同人,思考出的不同结果,所以昭君出塞也有毁誉参半的说法,下面就来了解看看吧。

(一)出身平民而名留青史

王昭君是以民女的身份被征入宫,起初并无封号,身份也只是普通宫女。如果没有匈奴单于入汉,求娶汉家公主一事,王昭君也会如千千万万的后宫女子一样,在高墙深院中过完平淡无奇的一生,湮没在历史的无情荒野中。但人生却有许多不确幸,历史正好在此时拐了个弯。对呼韩邪单于的请求,汉元帝决定在后宫中选一位女子作和亲对象。

还正愁无人可选呢!没想到,王昭君自告奋勇,慷慨应召,甘愿出使匈奴。对于王昭君这一决定,有人说是因为数岁“不得见御”的忿而反抗,有人说是对宫廷中无休止的明争暗斗的无奈逃避,还有说是对宫廷画师毛延寿的不公行为的起身自揭……

按说,有汉一代,先后有9位女子和亲出汉,做了和平的使者。为什么单单是王昭君得到了文人学士们的亲睐,受到了骚人墨客的千年吟咏,并将她咏进了中国文学的历史长卷,咏进了民族融合的恢宏叙事?

我想,这里至少掺杂着一种羡慕心理。一介平民,见重于历史,本来就值得歌咏,更何况是位女子?!在封建王朝,男权至上的时代,普通人很难留名青史。

尤其是对于那些致力于“三不朽”的文人士大夫们来说,王昭君把别人视为畏途的出塞和亲,赌作一次人生的逆袭,确实走了一条常人无法理解、也很难捕捉的路径。这种成就,对那些在平淡中寻找突破的人来说,无疑是值得宣扬的人生机遇。至于她和亲后的生活困境、诸多不适,事不关己,那些文人墨客们也就不会考虑了。

(二)绝世佳人却怀才不遇

在古代,士为知己者死,女为悦己者容,几乎是做人成功的标配结局。也就是说,男性是以才能见重于社会,而女性却只能以容貌见重于世人。那么,帝王挑选后妃,自然最重要的条件便是美貌。所以,女性空有美貌而不被人重视,与男性的怀才不遇具有某种深刻的内在同一性。

一般来说,文人们都是自视甚高的,怀才不遇几乎是所有诗人共有的内心牢骚。所以昭君以绝代容貌而入宫数年不得见御,反而远嫁匈奴,其衔冤负屈的遭遇,唤起了诗人心中的无限同情与深切共鸣。

对昭君和亲的原因,在《后汉书》中有文字记载。但也只是突出对“不得见御”后“积悲怨”的描写,除此而外,此事就消失在浩瀚的历史卷轶中了。

而在稍后不久的小说《西京杂记》中却揭露了昭君时期,后宫的贿赂画工才能得幸的事情。虽然是小说,情节或许出于虚构,但因为成书年纪较早,人们也就把这些描述当作史实看待。

此后,历代文人骚客,就借昭君远嫁之事,来抒发自己的内心不平和怀才不遇。

联想到汉朝选举人才的察举制,曾经造就了一批世代为官、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的豪门大族以及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,而那些很努力的小地主、小市民却根本无法跻身上流阶层,打开人生的新篇章。

于是,这些小读书人就假借历史掌故来抒发自己的不满情绪。昭君故事此后被不断流传扩展,其实里面就隐含着文人们的人生悲歌,寄托了许多低层文士们渴望出人头地,但又求告无门的现状。

(三)沟通和平也毁誉参半

王昭君和亲后,实现了汉朝与匈奴的和睦相处60年无战事的和平局面。元代诗人赵介甚至认为王昭君的功劳,不亚于汉朝名将霍去病。

出现这种局面后,渐渐地出现了两种声音。一方面是汉朝政府把和亲这种方式当成了定边安宁的捷径,从而鼓噪那些文人们宣传这种政策的有效性。

另一方面,那些所谓的有识之士,或者渴望建功立业、驰骋疆场的血性男儿们,又把这种和亲政策视作一种软弱、曲辱的表现,恨加鞭挞。

这两种文化现象的对立也显示出:昭君故事,会在历史的不同时期,成为当权者或者有为者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时,屡屡提及的一个典型案例。

于是,关于昭君故事的好或不好的判断,利或不利的归因,就成为文人墨客们争执不休或者添油加醋的好素材。这或许也就是昭君文化盛而不衰的主要原因吧!

作者简介:乔永胜,致力于用现代视角检视历史人物,更多还原人性的写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