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解历史故事,学习历史知识,弘扬传统文化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传统文化 > 正文

坐以待旦什么意思?坐以待旦典故出处介绍

时间:2021-12-08 09:25:24 作者:admin 点击:190

司马师死后,司马昭成了曹魏的掌权人。当时司马昭派邓艾和钟会灭了蜀汉,就差东吴就能完成全国统一了。司马昭和他的父亲一样善用心计,当时司马昭给孙皓写了一封信,想让东吴直接和平归顺曹魏完成华夏统一大业。免得要我亲自讨伐你,那只会增添更多无辜的性命。坐以待旦这个成语就是出自这个背景故事,当时司马昭到底是怎么说的呢?

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《三国志三嗣主传》注引《汉晋春秋》,时间是在东吴元兴元年(公元264年),相关人物为司马昭和孙皓。原文如下:

晋文王与皓书曰:“方今主上圣明,覆幬无外,仆备位宰辅,属当国重。唯华夏乖殊,方隅圮裂,六十余载,金革亟动,无年不战,暴骸丧元,困悴罔定,每用悼心,坐以待旦。将欲止戈兴仁,为百姓请命,故分命偏师,平定蜀汉,役未经年,全军独克。于时猛将谋夫,朝臣庶士,咸以奉天时之宜,就既征之军,藉吞敌之势,宜遂回旗东指,以临吴境。舟师泛江,顺流而下,陆军南辕,取径四郡,兼成都之械,漕巴汉之粟,然后以中军整旅,三方云会,未及浃辰,可使江表厎平,南夏顺轨……夫料力忖势,度资量险,远考古昔废兴之理,近鉴西蜀安危之效,隆德保祚,去危即顺,屈己以宁四海者,仁哲之高致也;履危偷安,陨德覆祚,而不称于后世者,非智者之所居也。

这段记载的大意是:晋文王司马昭写信给孙皓说:“阁下是个明白人,应该以国事为重。如今华夏命运多舛,已经分裂了六十多年,刀兵相见,没有一年不打仗,尸横遍野,民气打上,困苦而不得安宁。每当我静心冥想,都一直坐着等待天亮。想结束战乱推行仁政,因此平定蜀汉,不到一年便大功告成。当时朝野上下都认为我应该趁此天时直取吴国。水军顺流而下,步兵经过四郡,加上成都的军力和巴蜀的粮草,以朝廷大军为核心,三路进发,用不了多久就可平定江东……

希望你能想想自古以来王朝兴废的经过,以及蜀汉灭亡的教训,举国归顺以免危险,委屈自己而保全百姓,这才是仁人智者所为。如果企图临危偷安,必将丧德亡国,被后世所费祎,这不是明智的人所应该做的事情。”

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,便是司马昭在这封信中提到的“坐以待旦”,意为坐着等天亮。多形容勤恳,也形容因心中烦躁或其他原因而无法入睡。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《尚书?太甲上》:“先王昧爽,丕显,坐以待旦。”

司马昭的这封信,写于蜀汉帝国灭亡的第二年,司马昭派大臣徐绍、孙彧带着这封信来到江东来见孙皓。在信中,司马昭指出两国实力相差悬殊,若孙皓继续以武力相对抗,必然亡国,建议孙皓主动举国归顺,避免生灵涂炭。当然,穷兵黩武、刚愎自用的孙皓不会明白司马昭的良苦用心,仍继续坚持以武力对抗的国策,最终难免亡国的命运。